药品资讯
首页 > 药品资讯 > 风湿免疫
类克 Remsima 100mg 英夫利昔单抗 infliximab
风湿免疫
2023/11/22
467

Remsima

    

药品名称:Remsima

药品生产厂家:Celltrion

适应症: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药品规格:100mg

药品价格:请联系客服咨询

药品参考译名:因福利美、英夫利西单抗



适用症状和用法

  1、类风湿关节炎:本品是疾病控制性抗风湿药物。


  对于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本品与甲氨蝶呤合用可用于:减轻症状和体征;改善身体机能,预防患者残疾。


  2、克罗恩病:对于接受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患者,本品可用于:减轻症状和体征;达到并维持临床疗效;促进粘膜愈合;改善生活质量;使患者减少皮质激素用量或停止使用皮质激素。


  3、瘘管性克罗恩病:对于瘘管性克罗恩病患者,本品可用于:减少肠-皮肤瘘管和直肠-阴道瘘管的数量,促进并维持瘘管愈合;减轻症状和体征;改善生活质量。


  4、强直性脊柱炎:对于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本品可用于:减轻症状和体征,包括增加活动幅度;改善身体机能;改善生活质量。


  5、银屑病:本品用于需系统治疗且对环孢霉素、甲氨蝶呤或光化学疗法等其它系统治疗无效、禁忌或不耐受的慢性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成年患者。


  本品仅用于能在医师的密切监测下进行治疗并由医生进行定期随访的患者。



主要成分

infliximab



剂量和用药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


  1、静脉输注。


  2、类风湿关节炎:首次给予本品3mg/kg.然后在首次给药后的第2周和第6周及以后每隔8周各给予一次相同剂量。


  本品应与甲氨蝶呤合用。


  对于疗效不佳的患者,可考虑将剂量调整至10mg/kg,和/或将用药间隔调整为4周。


  3、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瘘管性克罗恩病:首次给予本品5mg/kg,然后在首次给药后的第2周和第6周及以后每隔8周各给予一次相同剂量。


  对于疗效不佳的患者,可考虑将剂量调整至10mg/kg。


  4、强直性脊柱炎:首次给予本品5mg/kg.然后在首次给药后的第2周和第6周及以后每隔6周各给予一次相同剂量。


  5、斑块型银屑病:首次给予本品5mg/kg,然后在首次给药后的第2周和第6周及以后每隔8周各给予一次相同剂量。


  若患者在第14周后(即4次给药后)没有应答,不应继续给予本品治疗。


  银屑病患者再次给药:银屑病患者相隔20周后再次单次给药的经验有限,与最初的诱导治疗相比,提示本品的有效性降低,且轻到中度输液反应增加。


  疾病复发后,有限的反复诱导治疗经验表明,与8周维持治疗相比,输液反应增加(包括严重反应)。


  如维持治疗中断,不推荐再次启动诱导治疗,应按照维持治疗再次给药。



注意事项

严重感染——在活动性感染期间不要给予英夫利昔单抗。如果发生感染,请仔细监测,如果感染严重则停用英夫利昔单抗。


侵袭性真菌感染——对于因英夫利昔单抗治疗而出现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对于那些居住或前往真菌病流行地区的患者,应考虑进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恶性肿瘤——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患者的恶性肿瘤(包括浸润性宫颈癌和淋巴瘤)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由于 HSTCL 的风险,请仔细评估风险/益处,特别是如果患者患有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男性且正在接受硫唑嘌呤或 6-巯基嘌呤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在开始使用英夫利昔单抗之前测试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几个月监测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发生重新激活,请停止英夫利昔单抗并开始抗病毒治疗。


肝毒性——严重的肝脏反应,有些甚至致命或需要肝移植。如果出现黄疸和/或肝酶明显升高,请停止使用英夫利昔单抗。


心力衰竭——可能会出现新的症状或症状恶化。


血细胞减少——如果出现体征和症状,建议患者立即就医,并考虑停止英夫利昔单抗。


过敏——可能会发生严重的输注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或血清病样反应。


心血管和脑血管反应– 在英夫利昔单抗输注期间和开始输注后 24 小时内已有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有些致命)和心律失常的报告。英夫利昔单抗输注期间监测患者,如果发生严重反应,则停止输注。


脱髓鞘疾病——可能会恶化或新发。


狼疮样综合征——如果出现综合征,请停止使用英夫利昔单抗。


疫苗接种和活疫苗/治疗性感染剂的使用——在开始使用英夫利昔单抗之前,让儿科和成人患者及时了解所有疫苗接种情况。活疫苗或治疗性感染因子不应与英夫利昔单抗一起服用。建议在子宫内暴露于英夫利昔单抗的婴儿接种活疫苗之前,建议在出生后至少等待六个月。



相关信息链接:康和医药官网发布


平台声明

内容来自中国SFDA,美国FDA,药品审评中心、国家基本医保目录等权威部门,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涉及医学知识、观点、建议都不应被视为医生建议或处方诊断,所有信息仅供参考,康和医药不对其承担任何责任,如有错误,版权问题请来电来函告知。

不同国家上市的药物规格可能不同
客服微信
扫一扫,了解最新药品信息资讯
8800+人的选择
药物标签
  • 京东店铺
    扫码去购买药品
  • 微信小程序
    关注微信小程序
  •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13128672942
在线咨询